故曦陽山鳳巖寺智證大師寂照塔碑銘
叙曰 五常分位[以仁義禮智信 配東西南北中] 配動方 [東是萬物始生之方
故曰 動方]者曰仁 三敎[儒佛老]立名 顯淨域者曰佛 仁心卽佛
佛目能仁[梵語釋迦 華言能仁] 則[音測 法也]也 導郁夷 [東方
柔順性源 達迦衛[竺國] 慈悲敎海 寔猶石投水雨聚沙然[以石投水
無碍而直下 大而瀑流 不勞而沙聚 言其易也] 矧[音申 況也]
東諸侯之外守者 莫我大也 而地靈旣好生爲本 風俗亦交讓爲先 [東方生長萬物
先於他域故云 地靈好生 三韓古俗 好讓不爭 行者相逢皆住讓路故云
交讓爲先] 熙熙[和樂貌 老子云 衆人熙熙 如享太牢如春登臺]太平之春
隱隱[安心貌 又彷彿貌] 上古之化 加以性參釋種
遍頭居寐錦之尊[遍頭 削髮也 寐錦 王號也 眞興王末年祝髮被僧衣
自號法雲 王妃亦效之爲尼 住永興寺] 語襲梵音 彈舌足[音走]多羅之字[多羅
且云貝多羅 卽西域木名 其葉長廣潔白 故書寫經文也]
是乃天彰[彰 明也 或云 指漢明帝 未詳]西顧 海印東流 [海印
佛之證法也 會玄記 七寶山間 香水海中 閻浮提 有情無情一切物像
炳現其中 故謂之海印] 宜君子之鄕 染法王之道 [佛爲萬法之王
故云法王也] 日日深又日深矣 且自魯紀隕星[道安三敎論云 惠光遐照
莊王目覩夜明 註云 春秋云 魯莊公七年歲次甲寅四月辛卯夜
恒星不現 星隕如雨 卽周之莊王十年也 莊王遂易筮云 西域銅色人出也
所以夜明 非中華之灾也 淨名疏云 周時佛興 星隕如雨] 漢徵佩日[弘明集云
漢明帝永平三年 帝夢金人 項佩圓光 飛行殿庭
忻而悅之 詰朝遍問羣臣 此何神耶 通事舍人傳毅曰 臣聞 天竺有道者
號曰佛也 殆將其神乎 帝信爲然 卽遣中郎蔡諳 博士王遵等十八人
同往西域 求迎佛法 往月支國 遇迦葉摩騰 竺法蘭二梵僧 帝白 畫釋迦像及舍利幷四十二章經
白馬駄之至洛陽 乃永平十年 帝大悅
立精舍 號曰白馬寺 以安之也] 像跡則百川含月 法音則萬籟號風
或緝懿縑緗[古文云 學富縑緗 ○ 縑緗淡黃帛 古者無紙 書用竹帛也
懿 懿德也 如魯史列子等文 或纂四聖懿德故也] 或鐫花琬琰[
鐫 刻也 琬琰 美玉也 言佛之花容 刻於美玉也] 故濫觴洛宅 [書云
三江浩浩 其源濫觴 註 濫泛也 觴杯也 謂江出珉山 初出之源 可泛一盃而已
凡事之始初云濫觴 ○ 洛宅 召公宅於洛邑 故云洛宅 言佛法始到洛陽故也
又弘明集云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夏四月八日 江漢川池
忽然汎漲 山泉大地 皆悉動震 五光氣 入貫太微 遍於四方
盡作靑黃色間 王問太史蘇由 對曰 有大聖人 生于西方 故現此瑞
一千年後 聲敎及此 因刻石 埋南郊祀側 此佛法將來之始應 此應上魯紀句]
懸鏡秦宮[始皇時 有外國沙門悉利防等十八人 持佛經來
始皇囚防等 夜有丈六金身 面如懸鏡 破獄出之 乃驚懼謝焉 此佛法現著之事]之事跡
昭昭焉如揭合璧[此明白之意 古詩 日月如合璧
五星如連珠] 苟非三尺喙[孔子曰 丘願有三尺喙 說盡天下之事也]
五色毫[說文云 江淹夢受五色筆 自後文藻日新] 焉能措辭其間 駕[傳也]說于後
就以國觀國 考從鄕至鄕[此用道經文 以一國觀一國
以一鄕觀一鄕 ○ 舊註云 上國字中國 下國字西國也 上鄕字中原也下鄕字東方也
言以我國觀他國也] 則風傳沙嶮而來 [沙卽繩度之流沙也
嶮卽傳 傳身之葱嶺也 見三莊傳] 波及海隅[東國]之始 昔當東表鼎峙之秋[鼎峙
三韓也 卽指三國並立言] 有百濟蘇塗之儀
[三韓古代諸國 各有別邑 建大木縣鈴鼓事鬼神 謂之蘇塗 出魏志東夷傳]
若甘泉金人之祀[魏書佛老志云 武帝元狩中 霍去病 入西域獲渾邪王及金人一軀來
長丈餘 帝以爲大神 置甘泉宮 燒香禮拜 此佛道之漸興也]
厥後西晉曇始 始之貊[東夷] 亦攝騰東入[攝騰 西域僧名
漢明帝時 入中國也] 句驪阿度 度于我[阿度 新羅訥祗王時墨胡子
自高句麗 禮作窟室處之 後阿度與侍子三人亦來] 如康會南行[吳書
赤烏四年 有康居國大丞相子 姓康 名僧會者 棄俗被緇 以遊化爲任
行至建康 營立茅茨設像行道 限于三七日 甁中乞舍利有驗
吳王權喜 建塔立寺度人] 時迺梁菩薩帝 反同泰一春 我法興王
剬律條八載也[梁書 武帝紀云 大通元年三月辛未 輿駕幸同泰寺 捨身
甲戍還宮 卽新羅法興王十五年也] 亦旣海岸植與樂之根[慈能與樂
悲能拔苦] 日鄕耀增長之寶[信能增長智功德也] 天融善願 地聳勝因[海岸
東海之岸 日鄕 日出之鄕 皆指東國也] 爰有中貴 [廣利傳
中貴從廣 註 居中用事之貴人]捐軀[指異次頓殉敎事] 上仙 [君也]
剔髮[指眞興王剃髮事] 苾蒭[草名 具五義故比僧 見大法數]西學
羅漢[此云殺賊 亦云應供 殺無明賊 應人天供器也]東遊 因爾混沌能開[東國佛敎之初世界]
娑婆[堪忍也]遍化 莫不選山川勝槩 窮土木奇功
藻[音早 文飾也]宴坐之宮 燭修行之路 信心泉涌 慧力風揚
果使漂杵[書 武成云 旣戊午 師渡孟津 癸亥 陣于商郊 俟天休命
甲子昧爽 受率其旅 若林會于牧野 罔有敵于我師 前徒倒戈攻于後徒
以此血流漂杵 一戎衣天下大定云云 註曰 杵或何鹵楯也 昧爽昧冥
爽明 將明未明之時也 若林 詩所謂其會如林也 紂兵若林 然無克我師之志
故紂之前徒倒戈 反攻其在後之徒 自相屠殺 至血流漂杵也]蠲灾[三國戰爭
血流漂杵 至新羅統合 而時得平和] 鍵櫜騰慶[禮記云
武王克商 濟河而西 馬散華山之陽 不復乘 牛散之桃林之野
不復服 車甲釁而藏之府庫 而不復用 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名曰建櫜
註云 建鍵同 鎖閉兵器也] 昔之蕞爾[蕞音萃 小貌 左傳蕞爾同]三國
今也壯哉一家[新羅武烈王滅百濟 文武王滅高句麗也]雁刹[西域記
昔有一伽藍僧 依小乘敎 食五淨肉 見羣雁飛翔 戲曰 今日廚供有缺
宜善知時 有雁折翼而下 上座大德曰 此佛菩薩 憐汝等愚昧
示現 因以瘞雁爲塔 故塔謂之雁塔 刹 塔上竿柱也]雲排 將無隙地
鯨桴[張衡東京賦 發鯨魚 魚鏗牢鍾 註云 海岸有獸 名蒲牢 其聲如鍾
性畏鯨 見鯨輒吼 故如今鑄鍾 像蒲牢爲頭 擊鍾之桴 像鯨故曰鯨桴]雷振
不遠諸天 漸染有餘 幽求不斁[音亦 厭也 詩云 爲締爲綌
服之無斁也] 其敎之興也 毘婆娑[音義云 此云廣解 又云分分說
總有三義 廣說 勝說 異說 卽小乘敎論也]先至 則四郡 [樂浪
臨屯 玄菟 眞蕃]驅四諦[苦 集 滅 道]之輪 摩訶衍[大乘敎也]後來則一國耀一乘[佛乘]之鏡
然能令義龍雲躍 律虎風騰[高僧傳云 陳義淨
能通義學 故曰義龍 隋贊寧 能解律學 故曰律虎也] 洶[音匈
水勢湧貌]學海之波濤 蔚[音鬱 草木盛貌]戒林之柯葉 道咸融乎無外
情或涉於有中 抑止水停漪[漪 水波也 比妄想] 高山佩旭[旭 初出日
比心印]者 蓋有之矣 世未之知 洎長慶[唐穆宗年號]初 有僧道義
西泛睹西堂之奧[西堂 馬祖弟子智藏禪師] 智光[自心也]侔智藏而還
始語玄契者 縛猿心 護奔北之短[奔北者 適越北轅之意] 矜鷃翼
誚圖南之高[莊子 斥鷃笑大鵬曰 彼且奚適也 我騰躍而上 不過數仞而下
翶翔蓬蒿之間 此亦飛之至也 而彼奚適也 此比敎學之謗禪]
旣醉於誦言[詩云 誦言如醉] 競嗤爲魔語 是用韜光廡下 [見無染碑中廡玉註]
斂迹壺中[並見無染註] 罷思東海東[東海 通一國東
新羅之東] 終遁北山北[佛陀耶舍 謝秦使曰 脫如見禮羅什 則貧道當遠遁於北山之北]
豈太易之無悶[文言曰 遯世無悶 不見是而無悶
註云 悶病也 又憂也] 中庸之不悔者耶[中庸云 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也] 然秀冬嶺[陶淵明四時詩曰 秋月揚明輝 冬嶺秀孤松也]
芳定林 螘慕[徐無鬼云 羊肉不慕蟻 蟻慕羊肉 羊肉羶也舜有羶行
百姓悅 故三徙成都 至 之墟 而十有萬家]者彌山 鷹化[變惡爲善
如鷹化爲鳩也 出禮月令]者出谷 道不何廢 時然後行 [時至後行化也]
及興德大王纂戎[纂 繼也 戎 大也] 宣康太子監撫[監撫者
太子之職 古詩云 撫軍監國太子事] 去邪毉國 樂善肥家[去邪云云
善治國家之意] 有洪陟大師 去西堂證心 來南岳休足 鷩冕[鷩似山雞而小
乃華虫 天子玉冕 公袞冕 侯伯鷩冕 子男毳冕 大夫絺冕
士玄冕 蓋朝祭之冠 上玄下纁 前後有旒各十二 每旒十二玉 玉之色
以朱白蒼黃玄爲次 冕者 略俛之意 前低一寸二分] 陳順風之請[順風
莊子云 廣成子在崆峒 黃帝問至道 又欲官陰陽遂郡生 廣成子曰
而欲問者物質也 欲官者物殘也 奚足語至道 黃帝退 捐天下築特室
席白茅 間在三月 復往邀之 廣成子南首而臥 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
再拜稽首 而問治身之道] 龍樓[宮闕也 杜詩 雞鳴問寢龍樓曉]慶開霧之期[開霧云云
師來南岳休足 故以比南山玄豹隱霧澤毛也
霧雨七日而限滿 則開霧而出頭也 大師出山之期 猶玄豹開霧出頭之時也]
顯示密傳 朝凡暮聖 變非蔚也[繫辭云 聖人虎別 其文炳君子豹別
其文蔚 辨人狸別 其文華 言殊炳明著也 蔚文深密貌 猶爲漸次也]
興且勃焉[左傳 臧文仲曰 禹湯罪己 其興也勃焉] 試 較其宗趣
則修乎修沒修 證乎證沒證[無修 無證 言虛無也] 其靜也山立
其動也谷應 無爲之益 不爭而勝 於是乎 東人方寸地 [人之心
四方各一寸也]靈矣 能以 [靜同]利 利海外 不言其所利 大矣哉 [
能以云云 用乾卦 能以美利利天下 不言其所利 大矣哉之文也] 爾後觴騫河[觴
盃也 騫 飛也 盃度和尙 携一木盃渡河] 筌融道[卽道義
明宗旨之意] 無念爾祖 寔繁有徒 或劍化延津 [言得道中原而不還也
西晉惠帝時 張華 使雷煥掘鼓城獄而得雌雄二劍 各佩其一 華誅
失劍所在 煥死 其子雷華 持劍渡延平津 劍躍入水 使潛水者求之不得
但見雙龍琬蜒而去] 或珠還合浦[言得道而還也 後漢孟嘗
爲合浦太守 郡不産穀 海出寶珠 民以爲業 先是太守貪取珠 民不勝其苦
珠徙交趾郡 至是革袪舊弊 珠卽還來] 爲巨擘[卽居首指者也]
者 可屈指焉 西化則靜衆無相[高僧傳云 大師燒指求法 草衣 食土<凡木根之皮曰土>
居靜衆寺 保唐 無住 亦門人也 玄宗西幸 禮敬殊甚
有唐近朝詞宗柳尙書宗元 按節東川 畫無相 無住 道一 智藏四祖師眞
起四證堂 幕吏詞宗李商隱 爲碑序 大師冠其序 云 大師表海遐封辰韓顯族
始其季妹 夙挺冥機 見金夫 以有躬 授寶刀以敗面
大師得因上行 豁悟迷途 載驗土風<風俗> 東國素稱君子 旋觀沙界
西方始有聖人 銘曰 猗歟靜衆 太隔天尋 遺珪擲組 爐指求心 柔管伐毳
掬土<食土>延陰 蘇<倉廩>含檀鉢 露涉瓊針 其碑在蜀東川
惠義寺南禪院 是也 凡物之長 謂之天尋 謂中原也] 常山慧覺[金雲卿弟也
馬和尙弟子] 禪譜益州金 鎭州金者[禪譜云 黃梅子金生名也]是
東歸則前所叙北山義[道義] 南岳陟[洪陟]而降太安徹[惠徹]國師慧目育
智力聞 雙溪照[惠昭] 新興彦[沖彦] 涌巖體 珍丘休[覺休]
雙峯雲[惠雲]孤山日[品日] 兩朝[景文憲康] 國師聖住染[高僧傳云
無染 新羅國傳法師 西堂藏法嗣 道義洪陟惠徹 章敬惲法嗣玄昱覺休
鹽官安法嗣 品日 大梅常法嗣 迦智沖彦 白兆圓法嗣 惠雲
兩朝國師法嗣 景文憲康二王育門體三人 各上字及嗣法 皆未詳
炤之嗣法 亦未詳] 菩提宗 德之厚爲父衆生 道之尊爲師王者 古所謂逃名名我隨
避聲聲我追者[綱目云 法眞 名可得聞 身難得見 逃名而名我隨
避聲而聲我隨也] 故得皆化被恒沙[衆生也 世界也] 蹟傳豐石[浮屠與碑]
有令兄弟 宜爾子孫 俾定林標秀於雞林 慧水安流於鰈水[爾雅云
東方有比目魚 其名鰈 音帖 卽東海也]矣 別有 [
別有云云 不往中國 在此得道之意]不戶不牖而見大道[不戶云云 老子云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 但穿明則爲戶
更以木交飾則爲牖] 不山不海而得上寶[漢書云 邴原欲遠遊學
請安丘孫崧 崧辭曰 君鄕里鄭君玄 學覽古今 博聞强識 誠學者之師模也
君乃捨之 躡屩千里 所學以鄭爲東家丘耶 原曰 人各有志 所向不同
有登山而採玉者 有入海而探珠者 豈可以登山者不如海之海入海者不如山之高哉
君謂僕以鄭爲東家丘 則君以僕爲西家之愚夫耶
崧謝 愚夫者 家語云 孔子西家有愚夫 不能識孔子爲聖人 乃曰
彼東家丘 吾知之矣] 恬然息意 澹乎忘味[莊子云 魚相忘於江湖 人相忘於道術
以至於廢枕忘饌] 彼岸也不行而至 此土也不嚴而治 七賢[見道以前凡夫之位
小乘以五停心觀 別相念住 總相念住之三賢位及煖
頂 忍世 第一法之四善根爲七賢 大乘以初發心人 有相行人無相行人
方便行人 習種性人 性種性人 道種性人爲七賢] 孰取譬
十住[發心 治地 修行 生貴 具足 正心 不退 童眞 法王子 灌頂]難定位[不歷階位而證大道]者
賢溪山智證大師其人也 始大成也[大成者
取孟子 夫子集大成之語也 成 變也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 各爲一變
是小成 合八音 以金爲始修理 以玉爲終條理 則是大成也]
發蒙于梵體大德 稟具于瓊儀律師 終上達也[下學而上達大法也] 探玄于慧隱嚴君[智證大師法統上之父也]
授黙于楊孚令子 [法統上智證之子也
嚴令 尊美之稱] 法胤[胤音允 說文 子孫相承績也] 唐四祖
爲五世父[道信之傍出者] 東漸[進也 次也]于海 遡游[遡與泝同爾雅云
逆流而上曰泝洄 順流而下曰泝流也]數之 雙峯[四祖諡號]子法朗
孫愼行 曾孫遵範 玄孫慧隱 來孫大師也 朗大師 從大毉[代宗諡四祖曰大醫]之大證
按杜中書正倫纂銘[纂與撰同 集述也 卽四祖銘也]
叙云 遠方奇士 異域高人 無憚嶮途 來至珍所 則掬 [ 與寶同
掬 曲禮云 受珠玉者 以掬 註云 兩手承之 恐墮破也] 歸止
非師[法朗]而誰 第知者不言[道經云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也] 復藏于密
能撢[古探字]秘藏 唯行[愼行]大師 然時不利兮 道未亨[通也]也
乃浮于海[論語云 子曰 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從我者由] 聞于天肅宗皇帝
寵賂天什[什 篇也 天什 卽天子所製詩文也]曰 龍兒渡海不憑筏
鳳子沖虛無認月[龍兒鳳子 指大師 不憑筏無認月 不執方便云]
師以山鳥海龍二句爲對[山不擇鳥 鳥能擇山 海不擇龍 龍能擇海之語也]
有深旨哉 東還三傳至大師 畢萬之後 斯驗矣[左傳 晉卜偃曰
畢萬之後必大 指魏文侯斯 能興宗業 言今大師能復振祖風]其世緣則王都[慶州]人金姓子
號道憲 字智詵 父贊壞 母伊氏 長慶 [
唐穆宗年號]甲辰歲 現乎世 中和[僖宗年號]壬寅曆 歸乎寂 恣坐 [
夏安居最終之日 謂之姿坐]也四十三夏 歸全也[曾子臨死 謂門人妻子曰
啓予手足見之 我身托於父母 所生之身 不壞而歸全云云 孝經亦同此說也]
五十九年 其具體則身仞[七尺]餘 面尺所[所 餘也]儀狀魁岸[江充爲人魁岸
岸者有廉積如崖岸不形] 語言雄亮[亮 明朗也]
眞所謂威而不猛者[論語贊孔子語] 始孕洎滅 奇蹤秘說 神出鬼沒
筆不可紀 今撮其感應聳人耳者六異 操履[志操行履]警人心者六是
而分表之 初母夢一巨人告曰 僕昔勝見[毘波尸也]佛 季世爲桑門[僧也]以謓恚故
久墮龍報 報旣旣[旣 盡也]矣 當爲法孫 故侂 [
侂與托同]妙緣 願弘慈化 因有娠 幾四百日灌佛[佛誕之日儀 卽浴佛會也]之旦[四月八日]
誕焉 事驗蟒亭[高僧傳云 漢安息國沙門安淸
字世高 本世子 當嗣位 讓叔父 出家 聰敏好學 外國典籍無不綜達
旣已遊方徧歷諸國 以漢桓帝建和四年 至洛陽 値靈帝末 關洛擾亂
因附舟 至廬山渡 昔同學達 湖廟神 靈甚 能分明 風途往來之舟
會艤舟 奉牲請福 神降語曰 舟有沙門 可上來 高至 神曰 吾昔與汝
俱出家學道 吾雖好施 性多嗔 故今爲廟神 周回千里 皆吾所管轄
報形極醜 旦夕且死 必入地獄 吾有絹疋幷雜寶物 可爲代吾造塔建寺
使我生善處 高曰 何不出形 神曰 形甚魏異 衆人必懼 高曰但出形
神從帳中出頭 乃大蟒 至高膝邊 高出梵音 贊唄祝願 蟒悲淚如雨
高卽取絹疋寶物 辭別神 神卽過命 暮有一少年 上船跪高前受其祝願
神報曰 得離惡形 生善處己 後人於西山澤中 見一死蟒
頭尾數里 高至預章 建大安寺也] 夢符象室[世尊生也 見相者 相者曰
自古夢見象 則生大聖人也 今兒無乃夢見象而生耶 慈母許之曰
如是云云 佛母摩耶 夢見大聖乘六牙白象 從天而下 降神入胎故 見西域記
見釋氏源流] 使佩韋者益誡[西門豹性急 佩韋自警] 擁毳者[被袈裟而修行之僧也]精修
降生之異一也 生數夕不嚥乳 [ 音耨
上聲 又音遘 以手壓取乳而餉也 楚人以 爲乳]之則號欲嗄 [嗄音愛
嘔逆也] [音忽 所吹起也]有道人 過門誨曰 欲兒無聲 忍絶焄腥[焄
借作葷 辛臭之菜 腥 魚肉也 言乳母不食也] 母從之 竟無恙
使乳育者加愼 肉食者懷慚 宿習之異二也 九歲喪父 殆毁滅 [毁形滅性也]
有追福僧[主典父濟之僧也] 憐之諭曰 幻軀易滅 壯志 [
出家度生之志]難成 昔佛報恩有大方便 子勉之 因感悟輟哭 白所生[母也]
請歸道 母慈其幼 復念保家無主 確不許 耳踰城故事 [釋氏源流云
悉達太子踰城出家 成佛度生也]則亡去 就學浮石山 忽一日心警坐屢遷
俄聞倚閭[母也]成疾 遽歸省而病隨愈 時人方之阮孝緖梁武帝時人
家世仕宦 年十四五 通經大旨 十六丁外艱 終喪入鍾山聽經久之
在席驚心而歸家 母果罹疾而合用蔘 躬入終南山 有鹿引指蔘處
采用而母疾愈] 居無何[言不多時] 染沈疴[沈疴 痼疾也 卽師染母之疾故也]
謁毉無效 枚卜之[杵 箇箇請卜而問之] 僉曰 宜宜名隸大神[佛也]
母追惟曩夢 試覆以方袍[袈裟]而泣 誓言斯疾若起
乞佛爲子 信宿[左傳 凡師行 一宿爲舍 再宿爲信 過信爲次也]
果大瘳[瘳音秋 愈也] 仰悟慈親 終成素志 使舐犢者割愛[漢書太尉楊彪之子修
爲曹操所殺 操見彪問曰 公何瘦之甚 對曰 愧無日磾先見之明
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操爲之改容 注云 金日磾 漢昭帝之臣
其子與宮人戲 日磾見之卽殺其子也] 飮蛇者釋疑[晉書 樂廣遷河南尹
有親客 久不至 廣問故 答曰 前蒙賜酒 見盃中有蛇影而疾 是以久失問候
時廳掛有角紫弓 廣意弓影如蛇 復置前處 謂客有所見否
客曰如初 乃告所以 客病遂豁然而愈 註云 客杜滿] 孝感之異三也
至十七受具 始就壇[羯摩戒壇]覺袖中光熠熠然 探之得一珠 豈有心而求[黃帝遊於赤水北
登于崑崙丘 遺其玄珠 使智者索之 不得 使離婁索之
不得 乃使罔象 索而得之 注云 明眼者 有心故不得 盲眼者
無心故得之也] 乃無脛而至[會稽典錄 孔融云 珠玉無脛而自至者
人好之也 善言不行而自至者 亦類是矣] 眞六度經所喩矣 [以戒喩珠]
使飢嘑者[楞嚴經云 說食飢夫 蒸沙迷客 比敎學人]自飽 醉偃者[法華經云
醉臥不識衣內繫珠 比禪學人]能醒 勵心之異四也
坐雨[卽夏安居 西域之法 一年分爲帆悶寒三際 自二月十六日至 六月十五日
爲熱際 六月十六日 至十月十五日 爲雨際 十月十六日
至二月十五日 爲寒際]竟 將他適 夜夢遍吉[普賢也] 菩薩撫頂提耳曰
苦行難行 行之必成 形開[莊子云 其寐也魂交 其寤也形開]㾕然[心驚聳縮貌]
黙篆肌骨[言銘佩也] 自是不復服繒絮焉 修 [ 與線同]之須[須
補破之具 取必麻楮 不穿達履[詩云 先生如達 達 小羊也
三韻聲彙云 達與 同 達履 羊皮履] 矧羽翣[扇也] 毛茵[毛皮褥也]餘用乎
使縕黂[縕 麻絮也 黂 麻布也 言著麻絮衣也] 者開眼
衣蟲者[錦繡衣者]厚顔[恧怩也] 律身之異五也 自綺年[妙年也]
飽老成之德 加瑩戒珠 可畏者[論語云 後生可畏也] 競相從求益 大師拒之曰
人之大患 好爲人師[孟子曰 人之大患 在好爲人師 王勉註曰
學問有餘 人資於己 不得已而應之可也 若好爲人師 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
此人之大患也] 强欲惠不惠[言無惠人之才 而强欲惠之則大不可也]
其如模不模邪[模 法也 言其如爲師而不可爲師 何耶之意也
淮南王草木譜 吳證問曰 何以取木爲義 曰 昔 模木 生周公塚上
其葉春靑夏赤秋白冬黑 以色得其正也 楷木 生孔子塚上 其幹枝疎而不屈
以質得其直也 正與直可爲法 則況在周孔之塚乎] 況浮芥海鄕[所得者小
如浮舟於大海] 自濟未暇 無影逐[楞嚴 演若達多迷頭逐影之事]
爲必笑之態 後山行 有樵叟礙前路曰 先覺覺後覺 [
孟子曰 伊尹曰 天之生斯民也 使先知覺後知 使先覺覺後覺也 予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斯道 覺斯民也 非予覺之而誰云云] 何須悋空殼[幻身]
就之則無見焉 爰媿且悟 不阻來求 森竹葦[衆多貌] 于雞籃山水石寺[卽連山開泰寺
或云 尙州龍興寺 未詳] 俄卜築他所曰
不繫[孔子曰 吾豈繫匏瓜哉 言周遊天下也]爲懷 能遷是貴 使佔畢者[佔音占
初學記云 今之敎學者 呻其佔畢 註 佔 視也 畢 簡也
但諷詠所覘視之簡牘 不能通其蘊奧也 呻 諷吟之聲也] 三省 [論語曰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爲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註云 傳謂受之於師 習謂熟之於己]營巢者[禮記云 昔者 先王未有宮室
冬則居塋室 夏則居櫓巢云云] 九思[論語云 君子有九思\疑思問
視思明 聽思聰 色思溫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忿思難 見得思義]垂訓之異六也
贈太師景文大王 心融鼎敎[三敎也]面渴輪工[大轉法輪之工
指大師] 遙深爾思 覬俾[覬 覬覦也 俾 俾倪也 言欲得希幸之貌]我卽
乃寓書曰 伊尹大通[孟子曰 伊尹曰 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 治亦進 亂亦進] 宋纖小見[晉書 宋纖有遠操 不與世俗交遊
太守馬岌造焉 高臺重閣拒不可見 岌嘆曰 名可望而身不可見 德可仰而形不可覩
然後 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乃銘詩於石壁曰 丹岸千尺
靑壁萬尋 奇林鬱鬱 蔚若鄧林 其人如玉 維國之珍 室邇人遠 實勞我心]
以儒辟釋 自邇陟遠 甸邑[甸音田 王居五百里內爲甸服 卽五服之一
見禹貢]巖居 頗有佳所 木可擇矣[仲尼曰 鳥能擇木 木豈擇鳥耶]
無惜鳳儀[尙書 蕭韶九成 鳳凰來儀 註 來舞而有容儀也]
妙選近侍中可人[桓溫過王敦墓曰 可人可人 言稱可之人也] 鵠陵 [
先王陵號 元聖卜陵白鵠墟 故似仍號焉]昆孫 立言爲使 旣傳敎已
因攝齊[攝 摳也 齊 衣下縫也 禮 將升堂 兩手摳衣 使去地尺 恐躡之而傾跌失容也
景景褰衣 弟子之禮也]焉 答曰 修身化人 捨靜奚趣
鳥能之命[應擇木語 善爲我辭 幸許安塗中 莊子釣於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願以竟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 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
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此龜者 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 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 往矣 吾將曳尾於塗中]
無令在汶上[論語云 季氏使閔子騫爲費宰 閔子騫曰善爲我辭焉
如有復我者 則吾必在汶上矣 言遠去也]上聞之 益珍重自是譽四飛於無翼[戰國策云
衆口所移 無翼而飛] 衆一變於不言
咸通[唐懿宗年號]五年冬 端儀[女之官名也] 長翁主 [景文王之姊]
未亡人[禮 夫死 妻隨死 乃夫人之行 未能隨死 故稱未亡人也 左傳云楚令尹子元者
楚文王弟之子 欲蠱惑文王 夫人息嬀 以 事爲館於其宮側
振萬<振動萬舞>焉 夫人聞之泣曰 先君以是舞也 習戎備也
今令尹不尋諸仇讎 而於未亡人之側 不亦異乎]爲稱 當來佛是歸敬謂下生[翁主自云下生也]
厚資上供 以邑司[翁主所封之地] 所領賢溪山安樂寺
富有泉石之美 請爲猿鶴主人[山林隱居之士與猿鶴爲友之意]
大師乃告其徒曰 山號賢溪 地殊愚谷[劉子云 齊桓公 逐鹿入谷中
問一老 此何谷 對曰愚公之谷 以臣名得之] 寺名安樂 僧盍住持
從之徙焉 居則化矣 使樂山者[論語曰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益靜
擇地者愼思 行藏之是一焉 他日告門人曰故韓粲[官名]金公嶷勳[嶷音億]度我爲僧
報公以佛 乃鑄丈六玄金像 傅[塗也]之以銑 [爾雅云
金之絶澤 謂之銑也] 爰用鎭仁宇[寺也]導冥路 使行恩者日篤重義者風從
知報[知恩而報也]之是二焉 至八年丁亥 檀越翁主 使茹金[人名]等
持伽藍南畝[伽藍 此云衆園 卽賢溪伽藍也 南畝者
田地 通云南畝也] 曁臧獲[奴婢也 男曰臧 女曰獲也] 本籍[文簿]授之
爲壞袍[袈裟]傳舍[奴隸車馬之所 或云 補縫破衣之舍]俾永永不易
大師因念言 王女資法喜 尙如是矣 佛孫味禪悅[華嚴經云 若飯食時
當願衆生禪悅爲食 法喜充滿] 豈徒然乎 我家匪貧 親黨皆歿
與落路行人之手 寧充門弟子之膓 遂於乾符[僖宗年號]六年 捨莊[莊
田廬也]十二區 田五百結[百卜爲一結 ○ 方俗 以周五弓爲一結
四肘爲弓 一尺八寸爲肘 王荊公詩曰 臥占寬閒五百弓]隸寺焉飯孰譏囊[孰譏食蟲之飯囊
著實工夫 則可免此譏 漢書 彌衡曰時輩唯荀或則可與同言
餘人皆酒帒飯囊] 粥能銘鼎[正考父鼎銘云 饘於是
粥於是 以糊予口] 民天[史記酈生傳云 王者以民爲天而民以食爲天]是賴
佛土[卽西方淨土也]可期 雖曰我田 且居王土 始資疑於王孫韓粲繼宗執事侍郎金八元金咸熙
及正法大統釋玄亮 聲九皐 應千里[聲九皐者
詩云 鶴鳴九皐 聲聞于天 應千里者 周易云 鳴鶴在陰
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 吾與爾縻之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 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贈太傅獻康大王[卽景文王之子] [佳之也] 而允[肯也]之
其年九月 敎南川郡統僧訓弼[亦金姓也] 標別墅[墅與莊同]劃正場[以禁標明示寺領]
斯蓋外佐君臣益地 內資父母生天 使續命者[卽百姓也
南史 劉善明傳 靑川飢荒 善明開倉以救 鄕里多獲全濟 百姓呼其家爲續命田]興仁
賞歌者[仇池筆硯云 唐裴晉公 召一妓 作半日遊
賞絹五疋 書生有詩云 一曲淸歌一疋絹 佳人猶自意嫌經 不知貧女寒窓下
幾度抛梭織得成]悛過 檀捨之是三焉 有居乾慧地[卽初乾慧地
是乾有其慧]者曰沈忠 聞大師刃餘[莊子云 其於游刃 恢恢然猶有餘地]定慧
鑑透乾坤[師之神鑑 通透於天文地理也]志確曇蘭[東晉時僧
蓮社高賢傳 慧持傳云 慧持法師 以東間經籍付道泓 西間法典付曇蘭
以泓行業淸敏 蘭神悟天發 並能係軌師蹤故也] 術精安廩[南朝陳時僧
續高僧傳 安廩傳云 安廩 性好老莊 早達經史 又善太一之能
幷解孫吳之術]禮足已[見禮畢] 白言 弟子有剩地 在曦陽山腹
鳳巖龍谷 境駭橫目[何尙之曰 橫目之俗 不可與言 莊子有云
橫目之民] 幸構禪宮 徐答曰 吾未能分身 惡用是 忠請膠固 加以山靈
有甲騎爲前騶之異[騶音鄒 說文 廐御也 月令季春 天子敎于田獵
命僕及七騶咸駕 註 天子馬有六種名 騶一幷總主 爲七騶]
乃錫[錫杖]挺樵蹊而歷相[說文 歷 推察也 相省視也]焉 且見山屛四迾
則鸑[鸑鷟 禽經曰 紫鳳也]翅掀[掀音軒 以手高飛也 又高聳貌]雲
水帶百圍 則 [ 音紏 無角龍]腰偃石 旣愕且唶[愕音岳 驚遽貌
唶音借 鳴也 又歎也]曰 獲是地也 庸[豈也]非天乎 不爲靑衲[僧也]之居
其作黃巾[賊也]之窟 遂率先於衆 防後爲基 [先於人而作基
以防後慮] 起瓦簷四柱以壓之 鑄鐵像二軀以衛之 至中和 [唐僖宗年號]辛丑年
敎遣前安輪寺僧統俊恭 肅正史裴聿文 標定疆域
艿賜[艿與芿同 陳根未芟 新草又生 艿 言不改鳳巖山 仍爲鳳巖寺也]牓爲鳳巖焉
及大師往化數年 有山甿[甿與氓同]爲野寇者 始敢拒輪[莊子曰
螳蜋 怒其臂以當車轍 比初不從師化也] 終能食葚[詩云
翩彼飛鴞 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 懷我好音 憬彼淮夷 來獻其琛 註云
淮夷被魯侯之化 變惡來獻 如飛鴞之食葚變音 比初不從化者 從化爲善也]得非深㪺[㪺音拘
酌也]定水 預沃魔山之巨力歟 使折臂者[晉書
羊祜 相墓者 言祜祖墓有帝王氣 祜果墮馬折臂而至三公無子
今言折臂 指上捨地也]標義 掘尾者[伯宅編云 祿山 逆謀日熾
每反入長安 恐有如渠者之 ○ 唐含元殿前途 詰曲宛轉 如龍尾 此則指野寇
又掘發也 尾終也 吳語 狐埋之 狐掘之 是以無成功 言小賊以埋掘無成功自終也]制狂
開發之是四焉 太傅大王 以華風掃弊[掃夷狄之弊]慧海濡枯
素欽靈育[北魏高僧玄高之俗名 出梁高僧傳]之名
渴聽法深之論[通載云 東晉時 竺潛 字法深 興寧二年甲子 詔
講般若經於禁中 乃辭還剡山 支遁寓書 求買沃州小嶺歸隱 潛答曰
欲來當綌 未聞巢由買山而隱也 寧康二年卒 哀帝賜錢十萬建塔 言今王聽法於禪師
如哀帝聽法於法深也] 乃注心雞足[指賢溪山] 內修大惠
幸許一來 大師感動琅函[御書之稱]言及 勝因通世 同塵率土[老子云
和其光同其塵 言與塵俗 同一混處之謂也 詩云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此詩 言率土莫非王臣 則奚必我獨賢勞也
此文 言同塵率土 則師亦隨俗不辭賢勞也] 懷玉出山 [老子云
聖人被褐懷玉 ○ 案 懷玉出山 如卞和之懷玉 出自荊山 欲獻王門也]
轡織迎途[詩云 六轡如織 言處處車馬 當途爭迎也] 至 足于禪院寺
錫安信宿 引問心于月池宮 時屬織蘿不風 溫樹[綱目云漢長樂宮中有溫室殿
三公入朝 時議政之所也 其宮庭中有樹] 方夜
適覩金波[杜詩云 金波耿玉繩 金波 月也 玉繩 星也]之影 端臨玉沼之心[心
中也] 大師俯而覬 仰而告曰 是卽是[上是水月 下是心也]
餘無所言 上洗[洗與洒同]然忻契曰 金仙[唐武宗 改佛號爲大覺金仙]花目[佛以靑蓮花目
顧視迦葉 迦葉破顔微笑 故見拈頌拈花]
所傳風流 固協於此 遂拜爲忘言師 及出 俾藎臣[詩 大雅 王之藎臣
註 忠愛之篤 進進無已]譬旨 幸宜小停 答曰 謂牛戴牛 所直無幾[梁武帝
遣使召陶弘景 弘景畫畫二牛以進 一則戴金籠厭粟豆 一
則無覇獨臥於芳草中 帝曰 此人如此 其可致耶 言若留京 則如戴牛價少]以鳥養鳥[莊子云
以己養鳥 鳥不飮食 三日而死 詳見無染註]爲惠不貲[不貲
猶言不少] 請從此辭 枉之則折 上聞之喟然 以韻語歎曰
挽旣不留 空門鄧侯[晉書 鄧收 字伯道 爲吳郡太守 除水以外束薪斗米
不食於民 稱疾去職 民至有臥輪 人歌曰 鄧侯挽不留 謝公推不去]
師是支鶴[西晉哀帝時 支遁 字道林 人有遺鶴者 乃放之曰
沖天凌雲之物 豈耳目之所玩哉 君子多稱其達] 吾非趙鷗 [通載云
後趙石勒弟 名虎 字季龍 襲兄之位 徙都鄴城 尤傾心事佛圖澄
朝會引見 侍御史擧ꞈ升殿 太子諸公扶翼而前 主者唱曰大和尙 坐者皆起
勑司空李農 朝夕問候 支遁聞之曰 澄公 其以季龍爲鷗鳥乎○
鷗鳥者 列子傳云 昔有人無心日坐江邊 鷗鳥聚遊膝下矣 其父見之
語之曰 汝之膝下鷗鳥取來 從其父敎 有心而待鳥 鳥則不來 言澄公以季龍爲鷗而同遊
大師則不與王同遊而入山故也] 乃命十戒弟子
宣敎省副使馮恕行 援送歸山 使待ꟙ者離株[此大師出山 如離株見無染註]
羨魚者學網[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比辭京入山 居靜修心也]
出處之是五焉 在世行 無遠近夷險 未嘗代勞以蹄角[馬牛]及還山
冰雪梗跋涉[梗 塞也 草行曰跋 水行曰涉 又行不由蹊隧曰跋涉
今則後也] 乃以栟櫚[音呂 說文云 梗木也 出安南 性堅 紫紅色
可作床几輪輿等也]步ꞈ[今之步轎也]寵行 謝使者曰 是豈非井大春所云車耶[後漢
井丹 字大春 常曰 黃帝作車 少昊加牛 大禹加馬
已不可 況代人乎] 顧英君[顧 顧視也 英君 俗人中英俊者]所不須
矧形毁者乎 然命旣至矣 受之爲濟苦具 及移疾于安樂練若[練若阿練若之略稱
又云蘭若 乃比丘之修行處 卽寺院也] 扶錫不能起
始乘之 使病[憂也]病者了空 賢賢者離執[病病至離執 病不至處 師因乘輿能至
病豈實乎 是乃勝病濟苦 故云了空 賢賢者 亦得捨却不乘爲是之偏執也]
用捨之是六焉 至冬抄[末也 十二月也] 旣望之二日[十八日]
趺坐晤言[晤音吳 鄭箋 對也 蘭亭記 晤言 一室謂相對言也]之際
泊然[恬靜無爲也]無常 嗚呼 星廻上天 月落大海 終風[詩註云
終日之風也]吼谷 則聲咽虎溪[慧遠入滅 虎溪若咽]積雪摧松
則色侔鵠樹[佛入滅 娑羅樹色變 白如鵠 故謂鵠樹也] 物感斯極人悲可量
信[再宿]而假殯[猶言草殯]于賢溪 期而遷窆于曦野 太傅王馳毉問疾
降騋營齊 不暇無偏無頗[洪範註云 偏 不中也 頗 不平也
偏頗好惡 己私之生於心也 是不遵王之義也 言不外假無偏頗 實出於內心之至也]
能諧有始有卒[卒 終也 言待師死生一如] 特敎菩薩戒弟子建功鄕[地名]令[官名]金立言
慰勉諸孤[弟子] 賜諡智證禪師
塔號寂照 仍許勒石 俾錄狀聞 門人性蠲敏休楊孚繼徽等 咸得鳳毛者[晉謝鳳
有文章 而其子超宗 又有文章 謂之得鳳毛] 斂陳迹以獻
至乙巳歲[師 僖宗中和二年壬寅十二月十八日卒 公 僖宗光啓元年乙巳來
師殞後四年來也] 有國民媒儒道 嫁帝鄕[孤雲 年十二入唐
十八登科]而名掛輪中[月輪桂中 比登科也] 職攀柱下者[侍御史
着鐵冠立柱下]曰崔致遠 捧漢后[天子]龍緘[詔書] 齎淮王鵠幣[桂苑筆耕云
行次山陽 太尉<高騈>寄賜衣緞 令充歸覲 續壽信物 謹以詩謝]
雖慙鳳擧 頗類鶴歸[先生自謙言 己之榮貴 雖不足爲鳳擧之比
其去家久而今始歸 則頗與丁氏鶴相似] 上命信臣淸信者陶竹陽
授門人狀 賜手敎曰 縷[音樓 絲麻之縷 可經緯者 或云 藍縷弊衣也]褐[音曷
織毛爲之 可御寒者 陸佃曰黃黑色]東師 始悲西化[大師]
繡衣[御使 衣繡衣故也]西使 深喜東還[孤雲] 不朽[指碑文]之爲
有緣而至 無恡外孫之作[漢列女傳云 孝女曹娥 會稽上虞人也其父盰
能絃聲 爲巫祝 桓帝鴻嘉二年五月五日 泝松江濤 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屍骸
娥年十四 沿流呼泣 晝夜不絶聲 旬有七日 遂投江而死
三日後 與父屍俱出之 吏爲之立碑云 孝順第一曹家女者 邯鄲淳作其碑文
蔡邕題其陰曰 黃絹幼婦外孫 臼 楊修見卽悟 曹操行三十里知之
歎曰 有知無知 較三十里] 將酬大士[指智證禪師 法華文句記
大論稱菩薩爲大士 亦曰開士 又釋門正統 宋神宗宣和元年 詔
改釋氏爲金仙 菩薩爲大士 僧爲德士]之慈 臣也雖東箭非材 而南冠多幸[晉
顧象 吳郡人 虞澤 會稽人 並起討蘇峻 時後人贊曰 顧實南冠
虞唯東箭也 註 南冠者文人 東箭者武士] 方思運斧 [昔 莊子
因送葬 過惠子之基 顧謂從者曰 郢人堊漫其鼻端 若蠅翼 使匠石斲之
匠石運斤成風 聽而斲之 盡其堊而鼻不傷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聞之
召匠石曰 試爲寡人爲之 匠石曰 臣嘗能爲之 然臣之質死矣
吾無以爲對也 比作文之妙] 遽値號弓[言王昇遐也 黃帝鑄鼎於荊山之下
鼎成龍至 帝及羣臣宮女七十二人 乘龍而上天 百姓攀龍鬚 鬚絶
帝墮弓 羣臣百姓 抱弓而號 因名弓爲烏號] 況復國重佛書 家藏僧史
法碣相望 禪碑最多[說文云 方者爲碑 圓者爲碣]遍覽色絲[謂妙辭也]
試搜殘錦 則見無去無來之說 競把斗量 不生不滅之譚 動論車載
曾無魯史新意[春秋 乃孔子筆削魯史 則是史外典心之要典
而今於法碣中 不見其意] 或用周公舊章[孔子修禮記 盡用周公之所撰周禮
言攝取前代章句也] 是知石不能言[陳腐之文 刻於石面 爲石所慚]益驗道之云遠
唯懊[音奧 惱也 又悔恨也]師化去早[師壬寅化]
臣歸來遲[公乙巳來] 靉靆字誰告前因[法華靈驗傳 秦郡東寺
有沙彌誦法華經 甚通利 到藥草喩品靉靆二字 隨敎隨忘 師苦責之
師夢一僧曰 此沙彌前生 在寺側東村受身 誦法華藥草喩品 白魚食靉靆二字
其經現在其家 往驗之 明旦師就彼家問之 果有法華經一
部 取看果缺二字 兒亡已十七年 果與此沙彌年時胎月相應也] 逍遙義不聞眞訣[通載云
東晉安帝隆安四年 後秦姚興弘始三年庚子三月庭樹生連理
逍遙園有葱變茝 以表智人應入中國 十二月二十日迎羅什法師
居逍遙園 興以國師禮待之 甚見優寵 資學三千 拔萃有八曰道生
僧肇 道融 僧叡 道恒 僧影 惠觀 惠嚴等 可謂一時之盛 千載光華
興卑萬乘之心 尊三寶之敎 莫不精究 洞其深旨 比什公逍遙園證師月池宮也]
每憂傷手[相傳云 大匠若無則 小匠恐傷手 不能執斧
言以我腐儒 不敢下手於大師之碑] 莫悟伸拳[傳燈錄云 二十五祖奢耶多
自生至長 恆拳左手 見獅子尊者而申之 有一粒珠 衆皆驚異
獅子叙其宿因 而勸出家 今言無緣於佛 莫悟其理] 歎時則露往霜來
遽涸愁鬢 談道則天高地厚[莊子云 至人德 若天高地厚也] 厪腐頑毫[左思作三都賦
十稔始成 擲地金聲 今之述作不佳 僅塞腐毫
之責 故云僅腐] 將諧汗漫之遊[淮南子云 盧敖遊北海 見一道士 問曰
夫子何與我爲友 士曰 吾將遊於汗漫之上 乃聳身直入雲中 敖仰視曰
吾比夫子 若壤蟲之於黃鵠也 此比大師於道士 而自比於敖也]
始述崆峒之美[崆峒山 有廣成子宮 景美不可盡述也 此言述大師之景行]
有門人英爽 來趣受辛[ 臼 受辛 字 二字用意有味] 金口是資[資
依也 后稷廟前有金人三緘其口 蓋愼言之意 言自家資無言而不答也]
石心彌固[皮日休云 宋廣平爲相 疑其鐵石心腸 不解此軟媚詞
註云 宋璟封廣平公 諡文貞 比不許之尤固] 忍踰刮骨[五代萇從簡
中流矢 命醫刮骨而言笑忍痛 三國志 關雲長事亦同 言忍不作序之甚]
求甚刻身[求之益甚] 影伴八冬[案 孤雲獨坐燈下 伴自家之影於八冬而作文也
八冬 八年之冬也] 言資三復 [言謂行狀也
論語曰 白圭之玷 尙可磨也 斯言之玷 不可爲也 南容一日三復讀之孔子以兄之子妻之]
抑六異六是之屬辭無媿 賈[賈 買也 見初月註]勇有餘者
實乃大師內蕩六魔[與六塵同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外除六蔽[慳貪
破戒 瞋恚 懈怠 散亂 愚癡] 行苞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精進
禪定 智慧] 坐證六通[神足通 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漏盡通]故也[其苦心勞身
旣至若是 則竟不可不爲屬辭爾] 事譬採花[然記事也
如蜂之採花 但取其香不擇其味] 文難削藁 [後魏李季白上書切諫
卽消其藁 而今則登石 難於消也] 遂同榛楛勿翦 [陸機賦云
彼榛楛之勿剪兮 亦蒙榮於集翠 註云 庸文雜於麗句 如榛楛之同翠於松柏之下
善惡雖殊 同歸于美 喩自家之庸文 蒙榮於大師之美行]
有慙糠粍在前[習鑿齒 與道安法師周遊 安先去 齒曰 簸之揚之糠粍在前
安曰 淘之汰之沙石在後] 跡追蘭殿之遊[梁武帝 與達摩共遊蘭殿
卽王之正殿也] 誰不仰月池佳對[月池宮說心 爲忘言師也]
偈效柏梁之作[漢武帝作柏梁臺 命盧多遜作七字詩 七言始於此五言始於蘇武河陽詩]
庶幾騰日域[東方]高譚
其詞曰 麟聖依仁乃據德[孔子未生時 有麒麟吐玉書於闕里人家曰
水精之子 繼衰周而素王天下 孔母徵在 以繡紱而泣 絶春秋之筆]
鹿仙知白能守黑[敦煌實錄云 老子父 姓韓 名虔 夜夢日精敷野而仙人駕鹿入室
與上洋朱氏特猪婢子 合孕而生故曰鹿仙] 二敎徒稱天下式
螺髻眞人難确力[佛頭髮如螺形 故謂佛螺髻眞人也 确力 競勝負也]
十萬里外鏡西域[成光子曰 自長安至中印度境五萬八千里 西至那拘遮國五萬八千里]
一千年後燭東國[見上文洛宅註] 雞林地在鼇山側[鼇山者
列子 湯問云 渤海之東 有大壑焉 其中有五山 而五山之根
無所連著 常隨波上下往還 帝恐流于西極 使巨鰲十五擧首戴之
五山始峙] 仙儒自古多奇特 可憐羲仲不曠職[羲和 堯時主四時之官
賓日餞日也] 更迎佛日辨空色 敎門從此分階 [三輔黃圖云
未央殿前左 右平 註 天子殿高九尺 階爲九級 中分左右 有齒
人行之 右則平之 平者 以文磚相亞次 令輦車得上也 音戚 階璣也]
言路因之理溝洫[洫音革 田間水道 卽深廣 八尺曰洫 深廣四尺曰溝]
身依ꟙ窟心難息[ꟙ窟 喩隱者之居處] 足躡羊歧眼還惑[羊腸山
有九曲險路 上四句言敎路多端] 法海安流眞叵測 心傳眼訣苞眞極
得之得類罔象得[春池失珠 覓之不後 罔象無心而得之 出莊子]
黙之黙異寒蟬黙[蟬之不鳴者雄也 不鳴是黙 大師則具說 故異於常黙]
北山義與南岳陟 垂鵠翅與展鵬翼[鵠則一擧飛千里 鵬則一擧九萬里
比遊中原] 海外時來道難抑 遠派禪河無雍塞 蓬托麻中能自直[寶鑑云
蓬生麻中不扶而自直] 珠探衣內休傍貸[衣內 卽法華 親友係珠衣內
其人醉不知 後更逢親友 始知其珠不從外得 貸音惕 借也]
湛若賢溪善知識 十二因緣非虛飾[六是六異也] 何用攀絚兼拊杙[攀絚
渡流沙之事 拊杙 越葱嶺之事 言在此而得道] 何用砥筆及含墨[言不假文字而得道]
彼或遠學來匍匐[指上義與陟也] 我能靜坐降魔賊[指大師]
莫把意樹誤栽植 莫把情田枉稼穡 莫把恒沙論萬億
莫把孤雲定南北[此四句 戒門人之辭 初二句 戒空守黙之痴禪
虛栽意樹枉稼情田 次二句 戒參愚僧空論功德虛行南北者] 德馨四遠聞薝蔔[書云
黍稷非馨 唯德是馨 薝蔔 桅子花也] 惠化一方安社稷[土穀之神
有德者 配食焉 共工氏之子句龍氏 食於社 厲山氏之子柱
食於稷 乃王者崇奉神明 以報天地之功用 是國家安危所在之所]
面奉天花飄縷 [天花 御札也 縷 者 師之行狀也 卽出入宮之淸儀也]
心憑水月呈禪拭[拭音式 以巾拔垢也 卽呈禪門拭心之言也上句
入王城時事 此句 答王問心之事也] 寯嗣佳綿誰入棘 腐儒玄杖慙摘埴[盲者以杖探路之狀也
玄杖 筆也 言以儒記佛 如盲人之不知去路]
跡耀寶幢名可勒[寶幢 指塔也] 才輸錦頌文難織[輸 負也]
囂腹欲飫禪悅食[囂腹 鳴腹也 禪悅食 六度經云 以禪悅爲食 以智慧爲劍
此以碑文爲食也] 來向山中看篆刻